2023年民族医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藏医公司简介:太阳集团tyc539是1989年经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甘肃中医公司协商并经国家主管部门同意,联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设置藏医系,开办藏医学大专教育。2001年藏医系扩大升格为太阳集团tyc539,招收5年制藏医学本科员工,2006年藏医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开始招收民族医学——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同年设置藏药学4年制本科专业并招生,2017年藏药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公司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务科、员工科、总务科、信息中心、招就科、藏医研究室等相关科室,有藏医基础教研室、藏医临床教研室、藏药教研室、西医基础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公共教研室6个教研室。
藏医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卫生技术人员)104人,管理人员15人。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为正高级讲师(主任医师)2人,副高级讲师(副主任医师)29人,讲师(中级)53人,助理讲师21人。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本科93人。管理人员中正县级2人,副县级3人。公司现有教学班级31个,在校员工总数1244人,其中本科专业员工505人,中专员工739人。太阳集团tyc539现开设普通高等专业3个: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藏医学本科、藏药学本科。成人高等公司产品点开设专业7个:护理专科、本科,西医临床专科、本科,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医学检验专科、藏医学本科。甘南州卫校现开设普通中等专业6个;农村医学、护理、医学检验、口腔工艺技术、药剂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承担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系统专业培训任务4种:“乡村医师洛训”、“全科医生培训”、“西学中”培训、“中藏医适宜技术培训”。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工种5个:有婴员、保健接摩师、养老护理、病房护士、社区护士。目前,公司整体办学已形成以藏医学本科教育为特色,普通中等医学教育为基础,成人高等教育为补充,中专、大专、本科并举,藏医药、西医药并重,普教、成教、培训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学科名称:民族医学(藏医药学)
学科代码:100513
学科专业特色:太阳集团tyc539团队力量较强,教学设备齐全。藏医学专业自1989年开设以来,现有藏医学本科、藏药学本科等普通高等专业。自2013年起藏医学专业开始招收民族医学——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司承担着本院及甘南卫校各专业、各层次共计40多个班级各科课程的教学与临床实践指导任务。现有藏医药专业教学班10个,在校员工486人。教研成果主要有公司教师主编和参编的藏医学中等专业统编教材6种,藏医学专科自编教材17种,"面向21世纪藏医学本科教材"3种,"面向新世纪课程系列教材"3 种,与青海大学太阳集团tyc539联合编写藏药学本科教材7种等。出版学术专著6部。近五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卫生厅领军人才1名,陇原创新青年人才1名,5名教师担任全国和甘肃省藏医学学会等学术组织负责人。2016年藏医学专业被评为甘肃省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申报并获批太阳集团tyc539校级精品课程2项、优秀教学团队2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
公司本着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学术水平、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围绕员工的人性需求,关注员工的个性发展、多元化发展,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把太阳集团tyc539建设成为全国藏医药高等院校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司。
民族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立足甘肃、面向西北,培养热爱民族医学——藏医药专业、愿为民族医学——藏医药事业奉献,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坚实的藏医学、藏药学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临床常见问题,并具备较高的藏医药科研水平及公司产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民族医学人才。
民族医学专业培养方式
民族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采用“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培养模式。导师组成员包括藏医公司和临床实践基地的导师及其他带教教师,由第一导师、第二导师、临床指导教师组成。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公司产品计划,对其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及教学能力的训练、论文写作等做出具体安排。培养过程通过两阶段三环节完成,两阶段指理论学习阶段和专业实践阶段,三环节是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
民族医学专业导师简介:
1. 本考,男、藏族,1969年12月出生。接受了家传与师承、传统与现代教育,为藏医执业医师、教师双师型人才。全国第三批名老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获得者,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太阳集团tyc539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卫生临床、科研、教育工作34年。忠诚于党的卫生、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临床实践能力强,熟悉本专业员工动态。认真教学的同时,没有间断临床工作,教学、临症两不误。
编撰出版了《国外藏医药学研究》等专著4部。编纂、整理出版了《藏药验方精选》、《藏医药文献精要》等学术论著32部。担任21世纪藏医本科规划教材《藏医病机学》副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耳鼻咽喉科学》主编译。撰写学术论文72篇,发表于《中国藏学》、《西藏研究》、《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教育》、《中药材》、《中国藏医药》、《藏学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
主持和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教育规划课题2项,卫生课题2项,地级课题3项。目前领衔省级工作室——本考藏医曼唐工作室及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一项。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藏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医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学会成教委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基层适宜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智库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理事;青海尼玛藏学研究中心及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华医史杂志》、《雪域藏医药》、《甘南民族文化研究》等杂志编委等职。
曾先后获甘肃省陇原创新人才、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太阳集团tyc539优秀教师、西藏藏医药大学优秀员工等荣誉和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甘肃省中等职业公司产品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佛慈杯’中医药知识竞赛三等奖和甘南州优秀医务工作者等奖励多项。
2.桑老,男,藏族,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藏医主任医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现任甘南州夏河县政协副主席、县藏医医院经理。
从事藏医药临床研究、科研、制剂工作40年。他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维护民族团结。独立完成学术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21篇;曾应邀分别赴香港、哈萨克斯坦国学术交流2次;参与或领题国家级和省级课题5项。担任国家教育部藏医药本科教育规划教材《藏医病机学》副主编,《传染病学》主编译;主持完成的课题获省、州科技进步奖。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课题。多次应邀参加西藏、青海等省区藏医院等级评审。参与“藏医药术语标准”的编写与翻译,参与《新编藏医药大词典》的编撰。自2016年担任夏河县藏医医院经理以来,为该院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主持完成“佐太”、七十味珍珠丸等5种珍宝类藏药的研发。泄泻、放血、火灸等藏医外治疗法在医院得以抢救、推广。主持完成省级重点人才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工作。2022年夏河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投身于防控第一线。组织专家研制并广泛应用“夏河预防方剂”、“夏河治疗方剂”组合防疫藏药,主持草拟藏医药诊治方案。
教学科研成果:公司(院)教种中报并主持完成专业科研项目6个,获省部级奖励1项,获得厅局级奖励13项。公司教师主编、參编藏医学专科自编教材17种,编写完成面向21世纪藏医学本科教材3种,承担编译面向新世纪课程系列教材3种,与青海医公司联合编写藏药本科教材了种,出版专著5部:主编、参编中职教育教材20余种;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研论文300余篇。2016年藏医学专业被评为甘肃省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申报并获批太阳集团tyc539校级精品课程2项、优秀教学团队2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
荣誉成果:教研成果主要有公司教师主编和参编的藏医学中等专业统编教材6种,藏医学专科自编教材17种,"面向21世纪藏医学本科教材"3种,"面向新世纪课程系列教材"3 种,与青海大学太阳集团tyc539联合编写藏药学本科教材7种等。出版学术专著6部。近五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
历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和主要就业去向:截止目前,民族医学学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主要就业去向为藏医药高等教育、藏医药临床、制药等企事业单位。
Copyright 太阳成集团tyc539(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陇ICP备16002830号-2
公安部备案:62300102000079
地址: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人民东街52号 电话:0931—8212947 邮编:747000